今日实时汇率

1 美元(USD)=

7.3223 人民币(CNY)

反向汇率:1 CNY = 0.1366 USD   更新时间:2025-04-16 08:02:31

在比特币上构建 DeFi:我们的经验

电子现金?便宜的 p2p 支付?抗审查的数字黄金?

无论你认可哪种说法,比特币都是为了替代现有的金融体系而设计的。旨在创建一个没有银行的系统,取代旧系统,从而消除对中介机构的依赖。

然而,比特币上的金融工具却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时至今日,围绕 BTC 的大多数活动都依赖于大型的 "加密银行",比如中心化的交易所和中心化的借贷平台,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主导了各自的垂直领域。

这些加密银行需要你将 BTC 存到他们那里,通常情况下,这些资金存入后究竟会发生什么,我们知之甚少。正如一些人敏锐地注意到的那样,中心化借贷平台甚至可以自由地用用户提供给他们的比特币抵押品进行再抵押、交易和其他盈利活动。

BTC 上的 DeFi 生态成为下一个风口?这些产品的用户既要承受托管风险,也要承受其不透明的内部风险以及管理系统失效的风险。中心化平台由于司法管辖的要求,对谁能进入这些平台也有限制,而且它们往往需要一个 "申请「的过程才能获得贷款。

DeFi 的崛起

当比特币们只能使用中心化的加密货币银行来满足自己的金融需求时,MakerDAO、Compound 等项目则忙着为以太坊的用户打造透明、开放、非托管的解决方案,创造了从抗审查的稳定币到透明的货币市场的一整套生态系统。

来源:DeFi Pulse 2020 年 7 月 21 日

但为什么这些类型的应用没有构建在比特币上?

部分原因可能是源于在比特币上构建存在许多挑战。比特币脚本是一种简单、原始、安全,基于栈的合约语言。但它不是图灵完备的,没有状态的概念。这使得它很容易安全地锁定你的比特币,而不用担心 "智能合约被黑"的问题,就像我们在以太坊中经常看到的那样。但这也让在比特币上进行构建的难度大大增加。

另一个挑战是缺乏在比特币之上构建金融应用的生态系统。如果没有像 MetaMask 或 Web3 这样的生态系统,那在比特币和 DeFi 上进行构建的门槛就会更加困难。

原子互换 Atomic Swaps

比特币 DeFi 最早的尝试主要集中在交换,特别是原子互换 Atomic Swaps。Summa、Liquality、SparkSwap 和 Swap Online 等团队,都在 2017 到 2018 年开始搭建实验去实现跨链交换的方法。

其中一些原子互换方案发展到了主网,并获得了牵引。但它们中的大多数都渐渐消失了,或者说是改变了。

为什么呢?

在比特币上进行构建很难,跨链构建更难。在签订协议之前,你需要知道参与者的比特币地址。你也不能在比特币上建立一个流动性池。这意味着没有自动化做市商 AMM,流动性提供者必须要 24 小时在线去保证参与者任何类型的比特币 DeFi 互动。

尽管如此,Liquality 一直在努力克服许多这些 UI/UX 的挑战(这要归功于他们新的 Liquality 钱包),最近在交换 BTC、ETH、DAI 和 USDC 方面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吸引力。

Liquality 互换交易量 2020

其他类型的交易所

其中一个比较独特的项目是提供跨链拍卖的 Summa。他们通过使用 SPV 证明去证明在以太坊上发生的 BTC 交易。

这使得用户可以下载一个桌面应用程序,然后在拍卖中使用比特币购买以太坊资产。

虽然这是一个非常棒且独特的解决方案,但它并没有获得大量的使用。这可能与它需要用户下载一个应用有关,或是因为拍卖的流动性没有获得大的吸引力。

代币化的比特币

如果你可以用一个 ERC20 代表的 BTC 去和现有全部的 DeFi 协议一起使用,那不是很好吗?

不需要定制的比特币钱包,也不需要流动性提供者持续在线。

从表面上看,这听起来是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但每一个版本的代币化比特币都有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