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实时汇率
1 美元(USD)=
7.3043 人民币(CNY)
反向汇率:1 CNY = 0.1369 USD
更新时间:2025-04-19 08:02:31
分析师 | Carol编辑 | Tong出品 | PANews
去年此时,以太坊上的DeFi生态开始爆发。根据DeBank的数据,以太坊上DeFi协议的净锁仓总额从彼时(2020年6月1日)的8.48亿美元激增至当前(2021年6月9日)的469.75亿美元,相当于翻了55倍。这直接带动了以太坊链上交易走向活跃。根据glassnode的数据,以太坊链上单日交易次数从当时的91.39万次飙升至当前的115.09万次,涨幅约为25.93%,最高涨幅约为78.63%。
但是,由于DeFi同时带来了链上交易需求激增,以太坊交易手续费也水涨船高。根据glassnode的数据,以太坊上单笔交易的手续费均值从当时的0.0019 ETH上涨至当前的0.0023 ETH,最高一度达到0.032 ETH,多日超过0.01 ETH。
高昂的手续费已经成为底层网络和上层生态互相制约发展的主要症结,但以太坊对手续费的改革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这使得不少项目开始在以太坊Layer 2层和其他公链上布局协议,DeFi的多链时代已经拉开大幕。
PAData在分析了Polygon、xDai、Zkrollup、BSC、Solana、Fantom、Heco和Avalanche这8条公链共40个DeFi协议[1]的交易数据后发现:
1)DeFi流量向头部聚集。一是横向来看,不同链分化严重,如BSC和Polygon的平均锁仓量、平均交易量和平均地址数综合表现明显好于其他链;二是纵向来看,同一条链内部不同协议分化严重,如BSC上的PancakeSwap和Venus、Polygon上的QuickSwap、Heco上的MDEX的锁仓量、交易量和地址数都显著高于同链其他应用。
2)多个DeFi协议已经实现了多链部署,其中Sushiswap多链进程最快,已上线6条公链/Layer 2。但是以太坊仍然在多链竞争中保持主导地位,不仅DeFi纷纷上线以太坊版本,而且做诸多版本中,以太坊上的锁仓量都要显著高于其他链。
3)目前尚不能充分说明多链部署会分散以太坊上的流量,但在统计范围内的8个项目中,有4个项目(AAVE、DODO、Sushiswap、WePiggy)近期在以太坊上的锁仓量占比较7天前轻微下降,在能完整对比30天前数据的4个项目中,有3个项目(AAVE、QIAN、DODO)在以太坊上的锁仓量占都有较为明显的下降。关于这一问题还需要更多协议和更长时间的数据验证。
4)链上DeFi锁仓量涨幅越大不绝对意味着币价涨幅也越高。
各链锁仓量显著分化,平均日活地址1634个
DeFi流量正在向头部聚集,一方面,在诸多建设DeFi生态的公链/Layer 2中,BSC、Polygon和Heco的平均数据表现明显优于其他,另一方面,在这些链中,头部应用的数据表现明显优于其他。
从静态锁仓量来看,6月8日,BSC上DeFi协议的平均(中值[2])锁仓额达到了10.41亿美元,其次,Heco的平均锁仓额约为5.66亿美元,Polygon的平均锁仓额约为2.04亿美元,zkrollup的平均锁仓额约为1.51亿美元。而其他链上的DeFi协议平均锁仓额则都未及0.5亿美元。
值得关注的是,BSC上的PancakeSwap、Venus、MDEX、Ellipsis,Heco上的MDEX,Polygon上的QuickSwap的静态锁仓量都显著高于同链上其他协议,最高的PancakeSwap达到了72.68亿美元。但除此之外,这些链上的大多数DeFi协议的锁仓量都在6000万美元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