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实时汇率

1 美元(USD)=

7.178 人民币(CNY)

反向汇率:1 CNY = 0.1393 USD   更新时间:2025-07-11 03:00:01

高盛、摩根大通等七大银行都如何评论比特币?

本文来自 Decrypt,原文作者:Adriana Hamacher
Odaily星球日报译者| 念银思唐

摘要:
- 对于比特币的价值,各大投行几乎没有达成共识。

- 有些银行已经设立数字资产部门,但有些银行则抨击比特币的波动性和环境影响。

根据德意志银行的一份报告,比特币现在是世界第三大货币。比特币本月一度飙升 750% 突破 6 万美元大关,市值超过 1 万亿美元,其亮眼表现让各大银行无法忽视。但大型投资银行对于这种资产类别是否属于长期价值主张,甚至是否完全属于一种主张,几乎没有达成共识。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Jay Powell)曾表示,加密资产更多的是用于投机,而不是用于支付;许多银行都同意这一点,但有的却“言行不一”。以下是各家银行对比特币的看法:

1.花旗集团(CitiGroup)

跨国投资银行花旗集团是首批涉足加密货币领域的大型银行之一。2018年,花旗推出了一种不用真正拥有加密货币就可以对其进行投资的方法。

最近,该行在2021年3月发表的一份长篇报告中巩固了其对加密货币市场的看法。花旗在报告中称,比特币正处于主流采用的“临界点”。该行确实强调了一些担忧,最明显的是关于托管、资本效率、保险和挖矿的环境影响。

但最终,报告作出了积极的展望:比特币“可能处于成为全球贸易首选货币的最佳位置”,这是它的牛市高点。花旗银行认为,在七年内,比特币或可成为在国际贸易中使用的货币可选项。报告主要描述比特币从支付方式到价值存储的发展,作者认为在国际贸易中,加密货币比现有货币更受青睐,但同样有潜在风险。

2.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

尽管花旗对比特币持广泛的积极态度,但美国第二大银行美国银行却并非如此。在2021年3月,美国银行向其客户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抨击了比特币。报告称,因为比特币的供应量是由一小部分人控制的——即鲸鱼——因此它不是一个合适的通胀对冲工具。

在这份题为《比特币的肮脏小秘密》(Bitcoin's Dirty Little Secrets)的报告中,美国银行的分析师认为,比特币“仍然非常不稳定,不适合作为财富存储或支付机制”。

与花旗一样,美国银行也强调了比特币对环境的影响,指出其年度能源消耗与荷兰相当。

3.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

摩根士丹利成立于1935年,总部设在纽约。该行于2021年1月已持有MicroStrategy 10%的股份,这无疑发出了一个明确信号——众所周知,MicroStrategy的首席执行官Michael Saylor是比特币最积极的倡导者之一。

摩根士丹利增持了MicroStrategy近500%的股份,这是对Saylor的一大信任投票。去年8月,Saylor的软件公司在比特币上投入2.5亿美元后,名声鹊起。截至2021年3月12日,MicroStrategy以22.11亿美元购买91326枚比特币,平均价格为每枚比特币24214美元。
而后在今年3月,摩根士丹利成为首家向其财富管理客户提供比特币基金渠道的美国大银行。据知情人士透露,该行将启动三支基金投资渠道,让投资者能够持有比特币。但至少目前为止,该行只允许富有客户投资这种波动性资产。其认为,这种资产适合那些拥有至少200万美元资产、“风险承受能力极强”的投资者。投资公司需要至少500万美元才能获得新份额。无论哪种情况,账户都必须至少有六个月的历史。知情人士说,即使是那些拥有经纪账户和足够资产的美国合格投资者,摩根士丹利也将比特币投资限制在其总资产净值的2.5%以内。客户最早可能会在下个月进行投资。

因此,该行在2021年3月的一份报告中称比特币即将成为一种可投资资产类别也就不足为奇了。

4.德国商业银行(Commerzbank)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尽管德国第二大银行——德国商业银行已经涉足区块链领域,但认为比特币甚至不值一提。此前该行曾将比特币描述为一种投机性资产。

但事后就“真香”了——据《华尔街日报》报道,2021年3月,德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投资部门参与了专门从事加密货币业务的以色列初创公司Curv的融资。随后,Curv被PayPal收购,后者去年宣布将整合加密货币。
3月8日消息,PayPal宣布已同意收购数字资产安全初创公司Curv,预计将在2021年上半年完成收购。这将是其在加密货币和数字资产领域的首次收购,具体交易细节未透露。Curv将加入PayPal专注于区块链、加密和数字货币的新业务部门。据熟悉情况的三名消息人士称,PayPal将以5亿美元收购Curv。

5.高盛(Goldman Sachs)

据路透社3月2日报道,知情人士表示,高盛已重启加密货币交易柜台,并开始为客户提供比特币期货和无本金交割远期合约(NDF)交易服务。据知情人士称,这支团队隶属于该行的全球市场部门。该部门是高盛为应对快速增长的数字资产领域活动而设立的。消息人士称,该行还在探索比特币交易所交易基金的可能性,并已发出探索数字资产托管的信息请求。

但事实上,高盛早在2018年就宣布了建立加密货币交易平台的计划,但在2018年晚些时候,由于比特币价格暴跌,便悄然搁置了这个想法。到2020年,高盛一改此前态度,甚至否认比特币是一种资产类别,同时对交易加密货币的对冲基金发出警告,并指出缺乏审慎的投资理由。

似乎高盛高管们在2020年夏天开始(再次)重新考虑其立场,当时该行发布了数字资产副总裁的招聘广告。高盛还通过其在特斯拉(Tesla)的持股间接获得了比特币敞口(摩根大通也是如此),而据报道,其加密托管计划也呼之欲出。

此外,今日最新消息显示,高盛还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一份新的投资产品申请,该产品将追踪ARK Innovation ETF。据悉,ARK Innovation ETF投资于灰度比特币信托,这意味着高盛的客户可能会间接获得比特币敞口。提交至SEC的文件指出:“该ETF可能通过委托人信托投资,间接提供比特币等加密货币敞口。该ETF对加密货币的敞口可能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因此,此类敞口可能并不总是体现在ETF的投资组合中。”

6.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

作为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摩根大通对比特币的看法也是兜兜转转。2017年,该行首席执行官Jamie Dimon给比特币贴上了“欺诈”的标签,甚至表示,他将解雇任何被发现进行比特币交易的摩根大通交易员。但多年来,摩根大通的观点似乎有所软化,2021年1月的一份研究报告甚至预测,比特币的价格将升至14.6万美元。

2020年12月,摩根大通的策略师建议,保险巨头MassMutual最近对比特币的投资凸显出未来几年机构对比特币的需求可能会增加,比特币的应用正从家族理财室和富有的投资者蔓延到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如果美国、欧元区、英国和日本的养老保险基金和保险公司将1%的资产分配给比特币,这将导致比特币需求增加6000亿美元。

此外,今年3月10日消息,提交给美国SEC的一系列监管文件表明,摩根大通正在为其投资者客户提供一种途径,使其可以通过涉及数字资产的上市公司的股票来获得加密敞口。摩根大通在产品说明中强调,该产品提供的敞口不与任何特定的加密货币(包括比特币)直接相关。据悉,该结构化产品包括加密货币领域的知名公司的股票,包括MicroStrategy、Square、PayPal、Riot Blockchain、英伟达、AMD、半导体巨头台积电(以美国存托股票形式)、洲际交易所、芝商所、Overstock和Silvergate。该产品的定价日期为3月26日,原始发行日期为“2021年3月31日左右”,观察日期和到期日期分别为2022年5月2日和2022年5月5日。

7.纽约梅隆银行(BNY Mellon)

作为美国历史最悠久的银行之一,纽约梅隆银行在加密货币方面的起步并不顺利。据去年曝出的报道,2016年,该行曾将超1亿美元汇入一个与加密庞氏骗局OneCoin有关的账户。

但在2021年2月,管理约2万亿美元资产的纽约梅隆银行做出了大胆的举动,公布了将代表客户存储和管理比特币和其他数字资产的计划。

“当世界上最大的托管方宣布将为数字资产提供托管服务时——这可谓是市场的一个转折点,”eToro美国董事总经理Guy Hirsch当时这样评论道。

本文翻译自https://decrypt.co/62688/what-seven-banks-have-said-about-bitco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