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实时汇率
1 美元(USD)=
7.3042 人民币(CNY)
反向汇率:1 CNY = 0.1369 USD 更新时间:2025-04-20 08:02:31
合成资产的概述
两类合成资产
Crypto里面有两类合成资产:
一类是资产的复制或镜像,就是本身资产存在,但是链上化或者在另一条链进行复制。
另外一种合成资产是直接创造一种以往不存在的资产,可以是合成的指数,可以是现金流的资产化,比如算力合约代币,或者是风险度量的代币化。
资产复制:主要解决跨平台可用性的问题,如股票的可接触性、跨链资产的需求等。
直接合成:提供有市场需求,但是还没有被满足的回报/风险暴露,且这种暴露直接代币化。
主要机制
合成资产的主要运作机制有:预言机,清算人,价格挂钩,合成(mint)与销毁(burn)。
预言机有两个作用:一是用来给资产进行报价,如Synthetix的合成资产交易价格。二是为债务监控提供价格指示,当债务抵押不足(如借出债务/抵押物的比值低于某个阈值),就可以启动清算程序。如MakerDao的预言机块就是为了确定CDP是否安全以及会否因价格变动触发清算。
清算人是一类将有问题借贷进行清算的角色。比如当CDP比率低过阈值,外部清算人可以直接介入,存入不足的Dai, 以折扣获得一部分抵押品ETH。清算过程利润较多,清算人之间也会产生竞争。Synthetix早前没有清算机制,后来在2020年的Altair升级中,加入了清算人机制。清算人机制提供了价格保证,也形成了一种警示作用,让CDP抵押方有维持抵押率水平的动力,以及对于遗失的CDP(如私钥丢失)可以及时清理,以便维持整体水平。清算机制也有很多类型,像UMA协议采用的是无喂价清算机制,预言机只有在出现争议的时候才会被使用,类似于争端机制的最终裁判人,因为代币也是无喂价的,最小化了预言机的使用。
普遍使用的价格挂钩机制有:超额抵押、自动清算有问题CDP、供给调整、紧急关停等。
合成和销毁的过程比较直接,即抵押铸币,以及还币并终结低压头寸。
风险1:部分权力的放弃
资产复制只是重现了资产的价格表现,对于资产的其他权利则基本放弃。比如股票合成代币的投票、治理、股息等,债券合成代币的利息、债务索取权等。就股票而言,一个公司发行多少股票,投票权就分成多少,合成资产创造出合成股票,投票权不可能分给合成资产。这个是资产复制类的合成资产的一般问题。
目前这个在可接受范围内:1、底层资产本身都是高风险资产,用户只关心价格波动;就股票本身而言,也很少用户在于分红、治理,转换为crypto合成资产后用户就更不在意;2、DeFi的介入,放弃一些权利会有其他机制的弥补,比如稳定币是可以有利息的,因为他产生于真实的借贷,而且利息还很高,而美元几乎无息。合成代币也可以进行抵押,比如BTC是零收益资产,但是wBTC可以参与挖矿。
直接合成资产则没有这方面顾虑,附带权利被协议所约束,如算力代币对算力的要求回报,风险分级代币就是对风险的要求回报。直接合成资产代表了区块链世界各种未被以及将被资产化的利益。
风险2:价格脱钩
合成资产做不到真正peg住原始资产的价格,如稳定币的脱钩美元,合成股票脱离原股票价格。这里需要协议内置的peg机制来解决,都在实验中。
比如稳定币所使用的peg机制:
美元抵押稳定币依靠对美元的信心,以及兑入和兑出的双向套利机制
加密资产质押稳定币依靠超额质押和清算机制的信心
算法稳定币依靠供给调节和经济激励
机制是一部分,机制带来的信心和参与感是最重要的。许多算法稳定币面临的问题都是价格过低时调节供给功能失效,因为参与信心大幅减少。
价格脱钩的风险始终存在,就是因为这些机制都不是紧耦合的,所以被攻击也是正常的,最常见的攻击维度就是预言机攻击,比如2019年Synthetix就曾遭受到预言机攻击。组合合成资产,依靠预言机报价的DeFi协议都有被预言机攻击的风险。
风险3:抵押品
抵押品主要有两个风险:一个是被清算,第二是超额抵押的机会成本。
合成资产的卖方,也就是合成资产的借方,需要把协议接受的底层资产存入智能合约。因为许多合成资产协议都接入了清算机制,当一定的抵押比率不能完成的时候,就会被清算。当然,如果像CDP这样的债务合约,也要承担参数变化的风险,比如CDP的持有需要稳定费率,而这个费率是变动的,通过DAO决策,具有无法预知性。或者是清算罚金、债务上限的变动等。
更多的风险来自于机会成本,因为大部分抵押品都是超额抵押,超额抵押等于锁定了流动性。在流动性挖矿出来以后,抵押品都具备了去挖矿的潜质,都会有年化几十的收益率。作为合成资产的卖方,需要计算机会成本。协议方也借助挖矿在质押的同时给予奖励,比如Synthetix里,质押SNX生成sUSD,就可以获得Synthetix.Exchange的交易费分成,以及SNX的通胀奖励(类似PoS链的staking)
合成资产的优点
无审查的发行范式:任何人都可以根据现成的协议发行特定的合成资产
全球流动性:合成资产可以直接在交易所交易,去中心化交易所提供了方便的场所,直接实现点对点传输
低摩擦交易:合成资产和其他crypto资产一样,享受同样的低成本和约束
NFT让更多类型的合成资产出现:NFT的性质让合成资产有更多细颗粒度的发挥,Uniswap V3的出现令这种形式的合成资产被更多人接受。
合成资产的作用-满足特定而实际的需求
传统合成资产的作用非常简单直接,就是为了满足客户的风险暴露需求,通常这种风险暴露需求并不能由标准品所提供。基本设计方案是多种衍生品加在一起,或者一种底层资产加上衍生品,而且大多是投行定制化的。也就是先有需求,投行利用手头工具帮客户打造出一个合成资产。比如合成可转债的打造,把普通债权+看多期权进行合成,变成一个拟合的可转债。几个传统合成资产的例子或许对Crypto合成资产会有启发。
阿里巴巴的合成股票
阿里巴巴于2014年在美国上市,由于种种江湖原因投行Merrill Lynch未能参与到IPO的过程中。于是结构产品部打造了一个衍生产品,让客户甚至在阿里巴巴上市之前就可以“获得”其股票。这个产品就是个合成产品,它组成部分里的多头就是软银公司的股票,空头就是软银持有的其他上市公司股票,如Sprint、雅虎日本、KDDI等,这样产品的净暴露就是阿里巴巴股票+一些小股票。这样客户就提前获得阿里巴巴上市前的估值。而且投资人也收获颇丰,上市后解开这个产品,购入正股即可。ML也因为复杂的操作和产品设计,获得可观的收入。
安硕A50指数基金
在RQFII开通之前,国际投资者人投资于中国大陆指数都要通过安硕A50,这虽然是一个ETF,但是也是个合成产品,使用的A股连接产品(CAAP,一类衍生品)拟合A50指数,填补了海外投资人不能接触A股指数的缺憾。后来由于RQFII开通,真正可投资于股票的ETF出现,竞争力就弱了下来,但是在某一个时间点,是非常必要且唯一的投资手段。
CDS(Credit Default Swap)
更广泛的例子是信用违约互换CDS。买卖双方就具体的一系列债券违约事件达成协议,违约互换的买家向卖家支付一定的“保费”,假设出现信用风险,买家将以面值将违约债券卖给卖家。令买家获得了做多风险资产的动力,规避了信用风险。因为信用违约风险的直接规避,CDS一经推出就广受市场欢迎,因为它解决了一个非常必要的痛点,这体现了产品设计的能力和market fit的精准。
所以合成资产可以无需求的创造,但真正生命力的是有需求的创造。我们可以把合成资产的作用分成以下几个层面:
流动性和资金的聚集:合成资产可以创造出标准化的产品,标准化的产品意味着可以承载大额的流动性,比如合成一类指数。
可组合性:由于token的标准化,意味着可以分割和组合,合成token之间可以搭接变成更为多样化的产品,比如对算力波动创造一个反向保护的代币。
降低成本:标准化的协议本身就可以降低成本,交易低摩擦。
解决实际需求:这里的需求有些是现在存在的,有些是潜在存在的。比如美元稳定币,过去到现在一直都有很大的需求。未来使用合成资产去进行风险管理将会是一个很大的方向,现在可能被当做投机产品。
合成资产的主要方向
最大的合成资产-稳定币
稳定币是最早的一类合成资产,只是锚定的资产比较特殊是一种货币。稳定币的机制比较简单,抵押美元就几乎不需要稳定机制,如果是数字资产,就要加入超额抵押机制。如果不采用抵押,算法稳定币就需要设计抑制通胀和通缩的办法。从2020年开始,一类弹性供给稳定币开始出现。弹性调节的稳定币的机制是依靠调整供给,rebase可能会导致整个市值突然暴涨暴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