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实时汇率
1 美元(USD)=
7.3043 人民币(CNY)
反向汇率:1 CNY = 0.1369 USD 更新时间:2025-04-19 08:02:31
1. Mask Network 最近新开发了一个在 Twitter 上便捷交易加密货币的功能,引起了圈内很多人的关注,想了解下你们为什么会开发这个偏交易的功能?因为之前你们更多的是专注在社交网络里加密信息和 DID(去中心化身份)上?
去年我们就说过这个概念,我们认为最大的敌人就是中心化世界里的巨头们,包括Facebook,Amazon 或者别的巨头。从去年到现在,我们也看到了很多变化,比如说Twitter 的 CEO Jack 就表示「要协议不要平台」,准备把 Twitter 去中心化。这件事情已经一年过去了。当然,Twitter 还有很多秘密的事情在做(Twitter CEO:仍在最大限度地购买比特币https://www.chainnews.com/news/142586922846.htm),但是这件事情是很重要的。
除此之外,我们也在这个新的行业里看到了很多新的东西,不光是开放金融;但总体而言,我觉得这个圈子没有扩大。如果你去观察 MetaMask 下载数据的话,它一直是 100 至 200 万,没有进一步增长,我们和 MetaMask 团队的 联合创始人Dan 是老朋友,其实 2017 年他们下载量就超过了 200 万;而现在行业里就相当于一帮 geek 和程序员互相炒新概念。可能 Old Money 或者主权财富基金只会去买比特币,新的项目都缺少出圈的可能性。
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是和之前一样的想法:Mask Network 能不能把新世界和旧世界连在一起?
我们曾经验证过一个数据,Maker 的稳定币是 DAI,现在拥有 8到9 万个 Holder ,而在 “312” 之前只有 4 万个 Holder;这 4 万个人里面,经过链上分析,你会发现只有 2 万个活人,剩下的基本上是交易机器人。
这件事情让我们坚定了一个信心,不管目前看起来这个去中心化互联网的行业有多大,如果能够用我们的基础设施去让这个新世界有更多的用户,是非常有价值的,而所有项目都需要Mask Network。
Maker 当时有5亿美元的市值,或者说行业里很多市值很大的项目,他们可能是通过TVL的资产池大小、二级市场利好来达到这个市值。但我们也认为目前行业存在泡沫,也认同泡沫对行业是有加成的,因为大家需要泡沫来鼓励行业,鼓励项目。但仔细想,Twitter 的去中心化红包就能吸引到很多用户,这说明从旧互联网连接到新互联网这件事是被很多人忽视。
那么,不光是发红包,能不能把合约和应用在互联网平台上传播?于是我们就跟 Gitcoin 合作,做了捐款功能,详见 Decrypt 这篇报道。(https://decrypt.co/33024/an-new-easy-way-to-fund-gitcoin-grants-via-maskbook)
我们已经将以上的各个功能开发形成了一套体系,任何人都可以通过 Mask Network 的技术框架去开发一个小程序或者小应用。
去中心化存储
大家可能问,为什么要用 Arweave 或者 IPFS 呢?虽然现在 IPFS 矿机被炒作得很厉害,实际上这些项目的使用感受并不是最佳的。我觉得不需要问大家为什么要去用这些功能,只要这个功能很容易被使用,大家就会去用。Mask Network 将去中心化存储变得更加简单,更易操作。
行情+交易
在和我们内部法律团队和一些法律人士咨询之后,我们发现做传统的金融二级市场进行行情功能会有很多限制。中心化的市场会有非常多的监管要求,可能需要先成为一个 broker或dealer,拿到很多牌照才能做这些业务,甚至还有很多额外的限制,这对一个国际化的社交网络来说是非常麻烦的。
这就让我们产生了一个想法,既然Mask Network有 DApplet 这种技术,那我们是否可以更进一步。在和 CoinMarketCap,Uniswap讨论之后,我们直接开发出了一个产品,使用户能够在 Twitter 上直接看到行情,并且自动识别交易对进行交易。
在推特上就能直接购买 $UNI
大家看到这个功能的时候都很惊讶,为什么我可以直接在 Twitter 上进行交易?其实很简单,Mask Network 能够让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直接发布加密文字,那么也能直接进行交易,这只是不同的功能嵌在同一个产品上而已,而未来能做什么,也需要用户帮我们一起思考。
Mask Network是所有赛道的综合体,是去中心化世界最大的入口,因为我们是第一个能够跟中心化世界进行连接的桥梁——和 Uniswap 他们聊的时候,他们都觉得这个想法太酷了。
毕竟如果和 Facebook、Twitter 比,比特币现在只有 1000 多亿美元的市值,而 Facebook 却有 6000 多亿美元,可能扎克伯格一个人的资产就可以把我们整个市场比下去。
归根结底,这个行业现在还太小了,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是吸引更多人关注、进入这个行业。只有我们找到用户的刚需,将去中心化世界的使用门槛降低到大家都会用,大家都有兴趣用,才能够吸引更多人关注这个行业。所以由我们牵头,将行业内知名的项目集合起来,一起做些有趣的事情。
2.你们是怎么和这么多圈内知名项目进行合作的?
那我们能不能把所有的力量结合在一起,不管是以太坊,波卡,IPFS,Defi,NFT,都能通过 Mask Network 这个桥梁连接到新世界呢?
比特币通过 10 多年才达到 1000 多亿的市值,只要扎克伯格和贝索斯联手,似乎就能够把整个行业堵死。所以我们要联合起来,互相之间不要过度竞争,大家一起合作,才能真正地实现去中心化世界。
大家都觉得巨头是很可怕的,中国有腾讯阿里,美国有 Twitter,但它是比较善良的巨头,其他的比如Facebook、Apple更可怕。而这些巨头随便动一下,行业的基础设施也可能一下子就被压制了。
所以,我们学习了互联网早期的一个项目:网景浏览器,当时它在和 Windows 竞争。当时,微软是一个巨型垄断公司,拒绝开源。甚至当时比尔盖茨在中国给各种政府做系统预装的时候也扬言拒绝开放代码,扬言Windows是普通用户唯一能用的操作系统。而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改变了一切——早期的互联网非常难用,必须安装Linux 和编程的 Terminal ,在里面打代码才能看论坛,可能只有大学教授和极客在玩,当年的马化腾是著名论坛版主;当年难用的早期互联网就跟现在去中心化新世界的情况一模一样。
当时网景做了这么一个事情,他们不支持微软的做法,他们的思路是通过在Windows里面运行的一个浏览器,让用户可以去一个开放的新世界,获取到任何信息,而且操作起来非常简单,几乎没有使用门槛。在这个新的世界里面有特别多有意思的东西,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微软怕了!
因为浏览器会越长越大,最终会变成一个操作系统,而这个时候微软就会变成一个空壳。用户不需要购买 Windows,因为最终它会成为一个免费的产品,压力之下,比尔盖茨亲自拍板,微软IE抄袭网景并且采取了预装这种不正当手段,随后两个公司之间发生了一场“大战”,搞得两败俱伤,最后美国国会举行了听证会,司法部迫使比尔盖茨提前退休了。
(详见:《 40 年前,盖茨写了一封信,软件业之后发生了怎样的改变?》http://m.qdaily.com/mobile/articles/23804.html?share_from=app,suji yan 2016 年投稿于好奇心日报)
所以我在想能不能在互联网上先做一个比较创新的事情:在现代互联网应用上直接使用 Defi、NFT、DAO、以太、波卡等去中心化项目。这样我们就相当于一个巨大的桥梁,而且这个桥梁还是去中心化的。
后续 Mask Network还有很多其他的计划,我们也会按部就班一一实现。而做这些事情,只是为了为了一个目标,让更多人能体验到一个全新的,更为开放的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