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实时汇率

1 美元(USD)=

7.3042 人民币(CNY)

反向汇率:1 CNY = 0.1369 USD   更新时间:2025-04-20 08:02:31

本文节选自《区块国富论》第一章财富的本质,由韩锋主笔,顾学雍、贺敏、张秀彩、鲍松协助编写。

数字经济和区块链时代,究竟能给未来带来什么?有人说能推动平台经济,有人说能帮助市场更加去中心化,有人说能够帮助政府更好的管控,有人说能帮助“价值”更好的通过网络传递等等。主笔认为,说的都沾边,但都没有触及到核心问题。通过主笔七年来在区块链社区的实践,以及三年参与清华大学相关课程,一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做访问学者的研究和思考,主笔确信,要准确的回答以上问题,必需对财富的概念有一个系统的梳理。

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观察,主笔发现很多人对财富概念是有很深的误解的。由于对财富缺乏一些本质的认识,所以不管是褒也罢、贬也罢,观点都有些偏激,而且与事实不相符。

我们经常会听到的一种观点是,如果你很想获得财富,那你就是贪婪,甚至认为这对社会有害。又有一些人,以为物产和资源就是财富本身,专门以占有为人生的第一目标。我们后面将分析,真正为财富共识而奋斗的人,往往对全球市场流通有很大贡献。而仅仅占有资源而不参与交易流通,那并不算财富,甚至是真的对社会有害。我们觉得这一些现象都是对财富的本质缺乏科学的认知所造成的。

(中略)


财富概念的需要和产生


首先我们需要认真思考才能发现:财富的产生不仅仅是因为人性贪婪的结果,而是因为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换句话说是因为人类文明的分工需要交易。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人类跟动物的本质上的区别之一。动物原则上是没有交易行为的。你不大可能看到这群狮子猎到斑马,那群狮子猎到长颈鹿,然后它们之间进行交易。哪怕最接近人类的灵长类,在动物园我们也几乎没有看到它们有交易行为,只是偶尔有可能发生馈赠。

人类社会文明的现象,不管是文字的产生,城市和国家的建立,都应该是大规模社会分工合作造成的,而能够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更高级分工迈进的,是仰赖自由市场机制的大规模交易。也可以说没有大规模交易,人类文明是无法建构起来。首先阐明这一点的是伟大的亚当斯密写的《国富论》。据我们了解,人类历史上他是第一个把交易和人类文明的关系说清楚的。也就是说:只要有一个自由市场,只有进行互通有无、等价交换,人类大规模进行交易,所谓让一只“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社会才能繁荣,国家才会富强。

这一点后来被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耶克更加深入的阐明:“为了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必须明白,这种扩展秩序(主笔注:哈耶克这里的扩展秩序是指:不由任何强权控制的,多方按照市场交易准则协作形成的良序)并不是人类的设计或意图造成的结果,而是一个自发的产物:它是从无意之间遵守某些传统的、主要是道德方面的做法中产生的,其中许多这种做法人们并不喜欢,他们通常不理解它的含义,也不能证明它的正确,但是透过恰好遵循了这些做法的群体中的一个进化选择过程——人口和财富的相对增加——它们相当迅速地传播开来”。“亚当•斯密首先领悟到,我们碰巧找到了一些使人类的经济合作井然有序的方法,它处在我们的知识和理解的范围之外。他的“看不见的手”,大概最好应当被说成是一种看不见的或难以全部掌握的模式。”【哈耶克,《致命的自负》第一章,译者:冯克利/胡晋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09】

注意,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之前,不管东方还是西方,没有人对于人类社会为什么会幸福、为什么会富足的理论架构在自由市场自由贸易基础之上。过去人类把自己的财富和幸福,不是寄托于天上的神,就是寄托于世间的好皇帝、好政府之类的。我们后面将分析,以量子本体论来说,这个世界是按所谓去中心化计算思维去演化的,并且所有复杂系统都是分布式计算的结果。亚当斯密的所谓自由市场体系,也是典型的去中心化的计算系统;因为它执行的基本协议非常简单,就是互通有无、等价交换,计算的结果就是人类社会分工的不断精细。所谓“看不见的手”就是市场在按照这个基础协议不断交易(每一次交易也可以看成一次计算,后来清华大学的顾学雍教授和主笔一起专门合作一篇论文,论证自由市场的交易机制通过麦克斯韦妖的概念等价于计算的图灵机)。自由交易是这个市场的根本,只要交易进行(运算),亚当斯密整个《国富论》的展开推演,慢慢就会不断优化人类社会的产品、投资、学术、技术、生活品质,甚至道德水准、精神素质、创新能力。

复杂经济学的鼻祖布莱恩阿瑟也说:“ ...我们可以说,(自由市场)经济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计算体;是一个庞大、分散、大规模并行、随机的计算体。 从这种角度来看,经济成为了一系列事件中程序性地发展的系统, 它变成算法驱动的。”【主笔翻译自:W.Brian Arthu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5】

主笔通过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亲身经历,再结合在美国2018年以来一年多的近距离观察(主笔相信那是中国自由市场未来发展可能会看到的成果,中国甚至会赶上超越美国),我们相信亚当斯密说的是对的【亚当*斯密,《国富论》,立信会计出版社,2016】。

交易和分工,应该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关系。当然人类社会有分工,才有交易的需求,但亚当斯密最大的贡献在于论证了:只有大量的交易才能把人类的分工以及文明推向更高级的阶段。

比如,通过大量的交易,物美价廉的好产品就会慢慢获得更大的市场,能够广泛的传播,能够占为主流,这样人类的资源就更能得到优化。他举个例子说,有一部分人就专门做别针,有一部分人专门做衣服,有一部分人专门炼钢铁,社会越来越高度精细分工.这一点北大的香帅教授也讲到了【香帅无花,《金钱永不眠》,中信出版社,2017】。实际上人类文明的起点,或者说人类文明的高度,很大程度上是按照社会分工是否越来越精细化为标志的。从这一点你也要理解,动物没有交易,所以动物几乎没有分工。虽然有狮群,不大可能有的狮是捕猎专家,有的狮是储物专家,有的狮是物流专家,那是不可能的。人类如果没有分工的话,人类社会跟动物没有什么区别。恰恰人类的文明整个建立起来,并且我们看到不断进化到更发达文明,包括越来越富有创新能力和技术突破,那是分工越来越精细的结果。

分工得越来越细,东西就能做的越来越精,市场做的越来越好,从中做得最好的产品和服务就能覆盖全球市场。这是人类奋斗了几百年的结果,形成一个全球性的市场。主笔刚从瑞士参加达沃斯论坛回来,大家都知道,瑞士的手表,瑞士的军刀,包括其他瑞士的工艺品,那真是巧夺天工,其他国家真的不行。你不行,就最好让人家做,自然它就占有主导市场,这是没有办法的,这是靠自由市场大量的交易行为最后才做得到的。亚当斯密分析;在这个自由市场中,产品会不断的优化,投资会不断的优化,下面我们就要分析财富的概念就必须产生了。

综上所述,自由市场,我们现在按第六章要讲的计算思维来看,就是一个去中心化的运算体系,其基础算法就是“互通有无,等价交换”,每一次交易完成可以理解成一次运算过程完成,社会分工和文明的产生可以理解成这个系统大规模运算的层展结果(主笔注:层展对应的英文词是emergence,为什么这么翻译,主笔后面将会用复杂系统的概念解释)。那么怎样让交易高效率、大规模的进行呢?我们设想一下,原始人做交易的时候一定是物物交换开始的。但是你完全可以想象,物物交换效率肯定是非常低的。比如我有苹果,你有鸭梨,你需要我的苹果,但我不需要你的鸭梨,那就交易不成。况且,农业文明时代,好不容易赶一次集,经常是一个礼拜赶一次集。交易效率是极其低下,社会分工和文明发展就会长期停滞在低水平上面。但是,如果我信任你,我们是熟人亲戚,我可以让你赊欠(信用的财富),你可以先拿走我的苹果,以后还回我需要的东西,我们的交易可以达成。再或者你手里有我们共同相信的价值等价物(金钱的财富),如金银或者其他货币,交易也可以达成。再或者你手里有股票债券(金融的财富),我可以随时拿它们到资本市场变现,交易也可以达成。总而言之,要让自由市场这个计算系统加速运转,市场交易就需要更多的信任、信用资源。下面我们将详细考察,经过数万年的进化,特别是智人(homosapiens)认知革命以后,人类利用甚至主动创造了相互之间的信任或者可以从具体的使用价值中抽象出了价值等价物,让整个市场交易能够大规模错开时间空间顺畅的进行,“财富”的概念就被需要而且产生了。


财富即信用资源的形式演变


1. 熟人社会的“财富”:靠刷脸的小范围产生信用

其实人类最早建立信用有一个很原始的办法,就是刷脸。做生意的人最早一定要吃吃喝喝,唱卡拉OK。胡雪岩,所谓中国的商圣,主笔看过写他的书,其实不是很欣赏;因为主笔个人对他成天呼朋唤友吃酒吃席是很不认同的。在主笔故乡四川就是喝茶,四川人一天甚至可以花十几个小时在茶馆里泡着。但是后来主笔理解了,它就是最原始的一种商业信用状态。为了交易能够加速一点,在物物交换的基础上,能够多少提高一点效率而需要怎么办呢?想增加大家互相的信任,就得经常刷脸。

亲戚之间,氏族宗亲社会之间,刷脸让市场的交易更方便的完成。这其实是商业信用最原始的阶段,也是信用资源严重不足的阶段。

2. 认知革命——大规模财富和交易产生的基础

后来,主笔读过一本书叫《人类简史Homo Sapiens》,主笔觉得这本书的作者分析得很有道理。《人类简史》说靠熟人社会,上限是150个人,也就是你最多能认识150人(鲍松注:英国人类学家罗宾•邓巴提出的邓巴数,即150定律。该定律指出:人类的社交人数上限是150人。),就算互相是熟人,再超出这个范围的社交人群就不可能是熟人社会了。

那么更大规模的财富(信用)和交易怎么产生呢?《人类简史》这本书提供了一个解释。

总的来说,这个解释是智人homo sapiens完成了认知革命。在这儿要介绍一下,其实《人类简史》之所以在世界上很有名,因为它的立论出发点,就是实际上现在全球的所有人类都是一个祖先,都是从东非的一个小峡谷里产生的。按理说这个结论,其他民族应该是都不愿意接受的,包括我们中国人最早认为我们是北京猿人,山顶洞人的后代,突然有人告诉你,你们的祖先是从非洲那儿来的,谁愿意接受啊?其他民族也不愿意接受,不光我们中国人。《人类简史》告诉我们:最早的人类是从大约250万年前的东非开始演化,祖先是一种更早的猿属“南方古猿”。大约200万年前,这些远古人类觉得好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离开了家园而踏上旅程,足迹遍及北非、欧洲和亚洲的广大地带。

后来证实这个结论也是建构在基因检测的科学基础上,通过基因的反复核查,最后起源不得不承认是从非洲来的。据说中国开始本来很多教授也怀疑,后来,中国科学院的一群遗传学家在研究了中国28个人类群体的DNA的Y染色体上的遗传标记后结论是一样的【百度文库:https://wenku.baidu.com/view/2fe6b3ca87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b5.html】,确实这个基因追溯是从非洲过来的,而且都是一个人种,都是Homo Sapiens。你别看现在是白人、黑人、黄种人,文化又这么多元化,实际上都是从非洲那一个源头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