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实时汇率
1 美元(USD)=
7.1685 人民币(CNY)
反向汇率:1 CNY = 0.1395 USD
更新时间:2025-07-12 03:00:01

分析师 |Carol编辑 | Tong出品 | PANews
一直以来,在A股市场中,“打新”都是获得高收益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A股“打新”的户均利润约为38631元,收益率约为19.32%。而在币圈,“打新”也同样是获得超额收益的重要手段。
2019年1月,Binance率先启动Launchpad,随后各大交易所竞相开展IEO,这掀起了币圈第一次“打新”热。根据PAData早前的分析[1],早期IEO代币的平均收益高达7.63倍,对投资者而言,参与“打新”,买到就是赚到。
随着越来越多的IEO项目出现,市场的存量资金被充分消耗,IEO的收益大不如前。彼时恰逢DEX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受此影响,同年6月,Binance再次推出新的“打新”项目,Binance DEX通过IDO上架了RAVEN(Raven Protocol)。不过受到DEX本身发展的局限,当时的IDO并没有像IEO一样盛行。
但是,市场上的融资需求是始终存在的。根据PAData的统计,2020年首次代币发行仍然是业内主要融资形式之一,总融资金额约为2.25亿美元。因此,当DeFi的全面崛起时,IDO也“卷土重来”。2021年,IDO越来越受追捧,市场上不仅出现专门的IDO平台,还出现了定制的IDO模块或方案。那么,从数据来看,现“打新”IDO到底能为投资者带来多少收益?IDO这种形式有哪些优缺点需要注意?
IDO关键词:DeFi、拍卖、白名单
关于IDO的“D”,有很多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IDO是首次通过去中心化交易所发行的代币(Initial DEX Offering),也有人认为IDO是首次通过DeFi发行的代币(Initial DeFi Offering)。
从名字的争议中也可以看到IDO变化。在最初阶段,IDO确实主要通过去中心化交易所来完成,但在AMM DEX上进行首次代币发行存在一些问题与隐患,比如“科学家”抢跑或“巨鲸”用户操盘造成一般用户IDO收益受损等,这使得一些项目出于社区动员和公平发行的考虑,将首次代币迁移至其他交易算法更复杂的DeFi平台上,待完成发行后再链接去中心化交易进行流动性做市。所以IDO的发展基本经历了DEX和DeFi+DEX两个阶段。
从目前市场上主要的IDO模式来看,Uniswap和Balancer仍然采用兑换(Swap)。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流动性构成方面。Uniswap并不是为了IDO专门开发的DEX,因此其IDO流动性与其他资金池的流动性构成一致。而Balancer则为IDO专门开发的一套模板流动性引导池LBP(Liquidity Bootstrapping Pools),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允许发行方自定义资金池的权重,可以是线性的,也可以是指数曲线。Balancer认为,通过快速调整权重,可以降低池中代币的价值,阻止早期投机导致的价格飙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