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实时汇率

1 美元(USD)=

7.302 人民币(CNY)

反向汇率:1 CNY = 0.1369 USD   更新时间:2025-04-18 08:02:31

文 | 黎哲翁 编辑 | Tong 来源 | PANews

随着上周五(4月3日),央行开会再度提及加强顶层设计,坚定不移推进法定数字货币研发工作,节后今日(4月7日)开盘,数字货币板块全线高开多股涨停,截至收盘涨幅高达7.81%。

华创证券指出,央行数字货币或将在疫情之后加速推出,数字货币试点有望率先在五大行之间展开,数字货币将给银行带来新增系统,此外包括银行核心系统、数据库、ATM 机在内的银行软硬件面临改造,个人手机等终端和 POS 机也存在替换需求,同时数字货币的发行也将推进电子票据推广,另外加密技术将贯穿整个产业链始终。

环球时报海外版近期也援引消息人士信息称,中国人民银行可能已经与一些私人公司合作完成了主权数字货币的基本功能开发,目前正在起草相关法规,为后续发行铺平道路。

PANews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及分析平台』得知,截至发稿,央行下属的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已经取得76项数字货币相关专利,如果算上目前正在审核的专利,该所手中握有的数字货币相关专利高达86件。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12月以来,该所相继公布了『一种数字货币的额度回收方法及系统』、『一种数字货币的额度投放方法及系统』、『一种数字货币的流通方法及系统』、『一种数字货币的生成方法及系统』四项专利。由于中国央行数字货币(下简称CBDC)是『双层投放体系』,从央行『一层发行』的角色来看,DCEP在技术层面的发行准备工作或业已就绪。

然而,央行数币的成功出世,不仅需要在央行层面持续发力,与之配套的发行、投放、流通等环节机构的佐力不可或缺。

PANews通过查询『专利检索及分析平台』注意到,支付宝、工行近两年在CBDC方面有不少专利,构成了助力DCEP出世的主力军。而此前媒体报道的三大电信运营商、其他国有大行,以及微信,并未在DCEP方面有何直接相关的专利公开。

根据公开信息,PANews梳理了第三方机构就央行数币问世进行的准备工作现状。

专利演化:研究所领跑,工行提速

从公开资料来看,中国DCEP在去年6月Libra白皮书问世后显著提速。历经近一年半的“沉寂”后,DCEP研究所又于2019年8月重新开始申请专利。同月,福布斯消息称中国DCEP最早将于当年双十一购物节发布,并确言包括支付宝、微信支付,以及四大行、三大运营商在内的数家机构将首批参与央行数币货币的发行。

但同年12月,财经报道,参与央行数币项目试点的机构是四大行加三大电信运营商,支付宝、微信并不在名列。

诸如支付宝、微信支付这样的国民级金融科技产品,缺席DCEP的“创世区块”有些不合常理,今年春节后支付宝一系列专利的披露,也似乎是在为DCEP做准备。

2020年2月以来,支付宝接连公布了五项与DCEP相关的专利,覆盖发行、交易记录、数字钱包、匿名交易支持,以及在监督和处理非法账户方面的协助功能。基本实现了对DCEP发行的完整支持。